English

推荐一种“家风”

1998-10-05 来源:光明日报 许家祥 我有话说

上海嘉定区西城河北街40号,曾经是闻名遐迩的“陈氏诊所”所在地。诊所的主人——68岁的陈纪文,其祖父是名扬一方的郎中。几十年来,陈纪文在工作之余(他是毛巾16厂工人)不断研究、改进、完善了祖传的“陈氏推拿术”,积累了治疗腰、背痛的丰富经验,创出了一条点穴结合推拿、辅以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的路子。据不完全统计,40多年来,经陈纪文治疗的病人达70多万人次,其中完全治愈的有4万多人,病员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,远及美国、日本、巴西、澳大利亚、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,可他分文不取。受他的影响,老伴徐秀芳是“义务勤杂工”,两个儿子一个专攻类风湿关节炎,一个致力于小儿推拿。他们每天下班后就帮父亲为病人治疗。就连两个媳妇和外孙女、孙子也帮着忙前忙后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节假日亦不例外。

在一些人十分看重金钱的今天,陈纪文救死扶伤而分文不取的事迹格外让人感动,发人深思。从中令人感受最深的是——“陈氏家风”。陈纪文义务行医影响了全家人,得到了全家的大力支持。他对社会的贡献有他的一半,也有爱人、孩子的一半。他几十年的义务行医生涯,不仅完善了自我,而且也培养造就了一个“先进家庭”,形成了一个良好的“家风”。这是他对社会又一个突出的贡献。

遗憾的是,当今我们对家风的重要性还缺乏应有的认识,一些家庭的家风与“陈氏家风”相去甚远。例如有的家庭有“麻将风”,一年360日,天天麻将鏖战急,“万里‘长城’永不倒”,因迷恋麻将小孩被狗咬死的有之,家中失火的有之,抓个“清一色”过于激动命赴黄泉的也有之。有的家庭有“享乐风”,家里布置得奢侈豪华,个个身上穿金戴银,天天桌上山珍海味,不是泡夜总会,就是进按摩房,用起钱来一掷千金。有的家庭有“拉关系风”,热衷于串门子、套近乎,请客送礼,办事不走“前门”走“后门”,无论公事私事都不讲原则讲关系。受这些风气的影响,父母是麻将好手,孩子从小就知道“中、发、白”;父亲花钱如流水,儿子出手“阔绰”;父母是“关系通”,儿子在学校选班干部就晓得“拉选票”。

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“家风”是社会风气的一部分,“细胞”有问题,全身就会出毛病;“家风”不好,社会风气就受影响。我们有些同志似乎有正义感,经常埋怨社会风气不好,说起来头头是道,慷慨激昂,唯独不说自己“家风”不好,好像个人行为和家庭的不文明与社会风气无关,自己是局外人,这就如同手电筒——只照别人,不照自己。

儒家提倡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平天下”是有一定道理的,“修身、齐家”是“治国平天下”的基础和前提。管不好自己家庭的,不是好干部;管不好子女的,不是好父母。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固然要靠学校和社会教育,但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。没有好的“家风”,孩子是不能成才的;没有好的“家风”,社会风气也难以从根本上好转。不知各位以为然否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